张常宁谈自己的两会提案:我是"体教融合"受益者
2020-05-28 17:07:2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记者王镜宇、丁文娴)全国人大代表、女排奥运冠军张常宁表示,自己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她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完善校园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和竞赛体系。
在今年两会期间,张常宁代表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建议》。张常宁说,她对这个话题已经关注了一段时间,自己也是“体教融合”的受益者,所以萌生了提交这份建议的想法。
“我从小到大在教育系统接受了完整的教育,这对我的成长很重要。在南京师范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学习了包括运动损伤和预防在内的课程,这些知识对我平常的训练、比赛很有帮助。我自己是一个‘体教融合’的受益者,我也希望更多的青少年能从中受益。”
来自江苏的张常宁告诉记者,南京在体教结合方面有些不错的尝试。她小时候学印尼联3直播是走训,平时在普通学校上课,业余时间到体校训练。初二进入专业队之后,当时队里跟南京栖霞中学有合作,学校会派老师来给队员们上课,后来她又在南京师范大学读了本科,现在是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张常宁在自己提交的这份建议中写道:“高校办队为从事体育项目的青少年提供了上大学的升学渠道,为高校营造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同时也帮助专业队解决了运动员文化学习难题。但随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育工作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现有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她举例说,江苏具有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资质的高校数量少,仅占全国的7%;规模小,高校运动队的招生规模不得超过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项目少,仅在15个项目上建设了高水平运动队且主要集中在体赛体育、排球、尼克斯战报、田径等项目上,对橄榄球、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攀岩等新兴体育项目关注度低。
针对这些情况,张常宁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提高体育在学生综合评定与升学指标中的权重,建议将体育纳入江苏高考必考科目,分值上调,把政策要求转变成为学校、学生重视和加强体育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提高招生比例,建议高校运动队的招生规模由不超过本校上一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提高至3%,进一步激发青少年体育锻炼热情,带动更多青少年投身体育,推动高校体育更好更快发展。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张常宁随中国女排勇夺冠军。在平常的生活中,她也很关注足球、篮球等项目的发展。
张常宁说:“足球、篮球职业化程度比较高,篮球的CUBA大学联赛也办得不错,这几年排球的大学联赛也发展很快,像任凯懿这样的大学生球员还进入了国家集训队。希望过去由体校这个比较单一的渠道输送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局面能有所改变,将来教育系统能建立起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完整的人才选拔、培养和竞赛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从校园走向竞技舞台。”
本文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曹立峤_NS1806
推荐阅读
- 朱婷代表:对孩子学体育 家长坐着看手机说"不"
- 和张常宁掉进河里吴冠希先救谁?深圳大鸟巧妙应答
- 如何追的张常宁?吴冠希:先不甩我 靠俩爸爸帮忙
- 奥运沙排资格赛赛制调整 截止日期延长至明年6月
- 母亲节中国女排致敬郎平:郎妈 辛苦了 真的爱您
- 排联:取消2020年世界排球联赛 保留中国主办国身份
- 惠若琪连线央视白岩松:体育应成为家风和国风
- "史上最长冬训"练出科技范 江苏运动队科学训练
- 排超北京女排3-2恒大夺季军 张常宁19分江苏第五
- 翟晓川喊话吴冠希张常宁:抓紧为中国体育做贡献
- 吴冠希着绿西装获评最佳造型 自曝:张常宁的想法
- 陕西加大兴奋剂检查力度 将重点抽查金牌运动员
- 总局号召观看"绝杀慕尼黑":对备战冬奥有指导意义